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要求寫作。(60分)
《察傳》是《呂氏春秋》里的一篇!安靷鳌奔疵鞑靷髀勚。文中認為,“言不可以不察,數傳而白為黑,黑為白”,“聞而審,則為福矣;聞而不審,不若無聞矣!薄稗o多類非而是,多類是而非,是非之經,不可不分,此圣人之所慎也。然則何以慎?緣物之情及人之情,以為所聞,則得之矣!贝笠馐,傳聞不可以不審察,聽到什么如果不加審察則不如不聽。所以對于聽到的傳聞,應遵循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,慎重地審察、深思和驗證,才能得到真實的情況。
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,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,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。
要求:選準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考場優秀標題】
《慎思造真我,明辨出真知》
《明辨是非,厘清黑白》
《慎思察言,方得真知》
《循律慎察,明辨黑白》
《緣“辭”入理,明辨黑白》
《秉明察慎取心,尋黑白是非理》
《學會慎思明辨,求得云散月明》
【寫作指導】
當今網絡年代,信息滿天飛,剛才我上網看到一則辟謠,“近日,韋東奕接受采訪時,稱幫博士解決數學問題是假新聞。5月13日下午,韋東奕謠言傳播者發文,稱沒有核實就發出,作為始作俑者向大家道歉!彼,這一道題很有現實意義。
聯想到我們高中學過的經典文言文《石鐘山記》,這1題又別有用意!笆虏荒恳姸,而臆斷其有無,可乎?酈元之所見聞,殆與余同,而言之不詳;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,故莫能知;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。此世所以不傳也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,自以為得其實。余是以記之,蓋嘆酈元之簡,而笑李渤之陋也!碧K軾要大家拒絕“臆斷”,千載而下,其言猶如洪鐘大呂。
高中生了解到這一題的現實意義和傳承意義后,就可以開始構思這篇習作了。
常見的寫法有“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辦”,也可以寫成對比式,“能明察”“不能明察”的對比。注意寫作時,要扣緊材料中的核心詞,不要自己生造核心概念,那樣容易偏題!

相關推薦:
2022高考答案 | 2022高考真題 | 關注微信對答案 | 2022高考作文
·2022年高考作文預測:呼喚野性,成就自我 (2022-4-28 16:32:28)
·2022年高考作文預測:教學樓是否該拆 (2022-4-28 16:26:29)
·2022年高考作文預測:偶像與英雄 (2022-4-26 16:30:53)
·2022高考作文熱點押題 金句、素材等 考前必看! (2022-3-23 16:42:08)
·2022年高考作文預測:我將無我,不負韶華 (2022-3-21 16:34:04)
·免費真題 ·?荚囶}

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已公布
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
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
2022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答案已公布
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題已公布
2022年廣東高考真題及答案匯總
2022年浙江高考真題及答案匯總
2022年廣東高考生物真題及答案已公布(完整版)
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題及答案已公布(完整版)
國家 | 北京 | 天津 | 上海 | 重慶 |
河北 | 山西 | 遼寧 | 吉林 | 江蘇 |
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東 |
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廣東 | 廣西 |
海南 | 四川 | 貴州 | 云南 | 西藏 |
陜西 | 甘肅 | 寧夏 | 青海 | 新疆 |
黑龍江 | 內蒙古 | 更多 |